1980年,張明敏唱完《我的中國心》後,被香港娛樂圈拒之門外,正當他心灰意冷準備繼續打工時,突然接到春晚導演的電話。願意來央視春晚演唱嗎?
一首《我的中國心》讓張明敏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歌手,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1956年張明敏出生了,他的父母讓他牢記自己要努力奮鬥,奮發圖強,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自己一定要發自內心的熱愛自己的國家。
張明敏音樂天賦強大,他是一個從小就愛唱歌的孩子,儘管家中窮的根本買不起樂器,他依然對歌唱有著濃厚的熱愛。
張明敏初中畢業之後,為了生計只能輟學去打工。就是在打工生涯之中,張明敏也對歌唱不離不棄。
1979年在香港業餘歌手大賽中,張明敏如同一匹黑馬衝出了大賽,成為了第一名。
後來香港詞作者黃霑揮筆築成《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黃霑找到了張明敏,想讓他唱出來,張明敏知道這件事情比較出格,他卻沒有顧慮,欣然應允,非常投入地將這首歌曲唱了出來。
果然這首歌曲的魅力無人可擋,張明敏很快就讓很多人喜愛。然而結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即使很多人喜歡他的這首歌曲,他的歌唱事業卻依然沒有轉機。
張明敏無愧于心,敢於唱出心中的所想,他也甘之若飴,大不了重新去打工。
1983年,春晚導演黃一鶴在深圳的公交車上聽到這首歌,立刻覺得非常適合在春晚演唱。
下車走了好幾條街,才終於在一家小店裡買到張明敏的磁帶。
他輾轉聯繫到張明敏,問他願不願意登上春晚的舞台演唱這首歌,雖然可以登上央視春晚,他反而顧慮重重。
他擔憂的第一件事就是會因為去大陸春晚演唱,而丟了工作。
第二件事情,自己將會成為香港娛樂圈的特例,他在香港娛樂圈的發展就真的到此結束了。
第三件事情也是自己最大的疑慮,去了大陸,來來回回會用很長時間,自己就無法照顧母親了。
然而這三重顧慮,因為媽媽的一句話,就徹底瓦解了。
“作為中國人,必須去!”
所以說作為別人的母親,給孩子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張明敏聽了母親的話,堅定不移的踏上了去大陸的行程。
就這樣,1984年的春晚,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到了每個觀眾的心裡,張明敏也成了“愛國歌手”的代表人物。
可是沒有人知道,他一回到香港,就立刻被公司解約,並且沒有人敢再用他。
他一點都不後悔,又回到電子廠上班,妻子也毫不在意,兩人還是過著普通但是幸福的生活。
1986年張明敏得知中國要舉辦第十一屆1990年的亞運會,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代表著祖國的強大,張明敏很興奮,可愛是中國也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
張明敏想作為一名中國人,作為一名愛國的歌手,他要為祖國作出一些貢獻。他決定回到大陸舉辦演唱會,並且要把所有的收入都捐給國家,為亞運會的舉辦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張明敏想法很好,可是現實還是很殘酷的,因為他要舉辦演唱會首先得有啟動資金,可是他為難了,家裡的積蓄不多,他要是想要干成這件事情就要對房子下手了。
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家人給足了他支持,張明敏的妻子對他更是無條件的支持,還因此賣了房子,籌得到了錢之後又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大膽去做自己想幹的事情,家裡的一切都有她善後處理了。
不得不說娶妻當娶賢,張明敏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和他有這樣的好妻子是有很大關係的。
張明敏帶著妻子的殷切希望來到了中國大陸。他前前後後舉辦了150多場的演唱會,票價從幾毛錢到幾塊錢,雖然如此少的錢,可是還是有很多人捧場,他們支持張明敏,也支持自己的祖國。
張明敏如此的努力,演唱會的收入也有六十多萬,在當時八九十年代,這筆錢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巨款了。對於亞運會的舉辦也有很大的作用。
張明敏毫無保留全部捐給了國家,這真的是一個有些愛國情懷的好歌手,是完全可以追隨和喜愛的歌手,或者說追星就要追他這樣的才值得。
這是張明敏做的第一件大好事,但不是最後一件,張明敏之後也不斷的做好事,儘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份貢獻。
1997年是張明敏最開心的一年,這一年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張明敏又積極的投入到了兩岸關係的建立之中,他一直起著積極的正能量的作用。
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已經深入人心了,凡有他出場的演唱會,人們都會異口同聲地高呼“我的中國心”。
張明敏非常自豪地說:“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的中國心》、肯定有上億人唱過,現已成為一首經典歌曲,我在正式場合演唱它的次數不會少於一萬遍!”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唱響華夏大地!愛國情懷空前高漲,海外赤子眷戀祖國的深情與民族自豪感,讓這首歌永遠流傳!
如今已經過去了38年的時間,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依然不過時,唱起來依然朗朗上口,振奮人心。經典就是經典,經過歲月的沉澱,只會越發的洗滌心靈。
一首歌曲,卻可以創造一個奇蹟。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