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美國黑人男子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虐殺而引發的種族平權運動在全球範圍愈演愈烈,許多國際知名公司也為了政治正確紛紛表態,HBO下架“涉嫌歧視黑人”的《亂世佳人》、歐萊雅不再宣傳產品的美白功能,就連黑人牙膏也要改名……
黑人牙白明明是優勢,怎麼成歧視了?
而今,一直走在時尚前端的CK做出了號稱史上最“政治正確”的代言人選擇,在其最新簽約的模特中,出現了一位名叫Jari Jones的模特。
為什麼說她是最“政治正確”,因為她身上具備了所有弱勢群體的因素,黑人、變性人(男變女)、同性戀、肥胖……(不好意思,李老濕要這麼說在美國會被噴死,應該說是“大碼”)。不僅如此,她的妻子也是變性人。
Jari Jones
對不起,此處李老濕得捋捋思路:
Jari Jones目前身份是女性,她的妻子是變性人,也就是說她妻子原來是男性,現在變為女性。
那Jari Jones原來是男性,現在也是女性,但在兩人的關係中扮演丈夫的角色。
也就是說之前兩位男同性戀不滿足之前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希望變性,因此做了手術,變成了女性,之後繼續同性戀。
據了解,Jari Jones和她的妻子Corey Daniella Kempster是大學同學,當時兩人確實是“好基友”,現在則是好夫妻,這真是天造地設加後天努力的結果,真心希望她們能一直幸福下去。而且李老濕看到了她們的結婚照,更感覺到CK的用心良苦,這的確是目前在美國最完美的一對夫妻,因為丈夫是黑人,而妻子是白人。
這對couple應該是全美國最政治正確的夫妻了
而更完美的是,居然兩人領養的孩子也都是LGBTQ。
李老濕再給童鞋們增加一下(奇怪的)知識點:
L ,指Lesbian,即女同性戀;
G ,指Gay,即男同性戀;
B ,指Bisexual,即雙性戀,指對同性或異性產生愛情,並且被吸引的人;
T,指Transgender,即跨性別者,比如原先是生理男性,認同自己的性別是女性,又或出生是生理女性,認同自己的性別是男性,有些人會進行性別置換手術,來讓自己的生理符合自己的心理認同。比如Jari Jones也是T;
而Q,則是指Question 或Queer,即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惑的人,也被稱為Queer 酷兒;
LGBTQIA示意圖:慢慢捋,還是有點難度
當然,如果增加一些拓展知識,還有I,即Intersex,指雙性人,就是男女性徵皆有,比如說同時擁有發育不全子宮與陰莖等等,有些人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對自己性別的自我認同,而選擇手術除去非自己認同的性器官,有些人則會繼續保留;
以及A,即Asexual / Ally,是指無性戀者或同盟者(支持性少數族群者)。無性戀者就是指不會有情慾或性慾,但可能會對人產生情感或依賴關係,又稱為柏拉圖式的戀愛;同盟者則指支持同性戀族群的人士,他們自己的實際性向或性別則沒有特別指代。
為了顯示對弱勢族群的支持,CK還讓Jari Jones登上了曼哈頓的CK巨幅海報。對於人生這一高光時刻, 6月20日,Jari Jones就在她在推特激動得宣布:
“今天,一個大碼黑人變性女人正在俯視紐約!”
Jari Jones的巨幅海報,顫抖吧,紐約人!
而對於此舉,CK當然表示的非常“政治正確”,稱他們希望用這個活動,喚起大眾對LGBTQ+ 族群、其親友和家庭的關懷,也鼓勵眾人發掘族群內的連結感!
不過,對於這種做法,李老濕卻有那麼不太“政治正確”的想法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不過事先聲明,如果你“政治正確”,就應該“雖然不同意你的說法,但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否則,你就不那麼“正確”了:
一、社會可以包容,但審美應有標準
如今社會是多元融合的社會,允許各種不同的聲音、形像以及取向愛好在社會中並存。但是,人類幾千年來審美水平還是有跡可循的,有主流可遵守的。儘管環肥燕瘦、濃妝淡抹,但還是有一個標準的。否則,先驅者10號地外探測器上要展示給外星人的地球人形像也不會選擇那樣嬸兒的了;
先驅者10號的地球人形象,總覺得要換成Jari夫婦的不是太合適
二、如此操作,是否是“高級黑”?
CK此舉當然可能和它的創始人卡爾文·克萊因Calvin Richard Klein有關。年逾七旬,但仍作為時尚教主,號稱“紐約第七大道王子”的卡爾文·克萊因除了傳奇的創業經歷,個人感情世界也很豐富。畢竟,能有兩個前妻和一個前男友經歷的男人,還是不多見的。因此,創始人的身體力行,旗下代言人模特也可以按圖索驥。
這不是爺孫其樂融融,而是當年67歲的Calvin Klein和21歲Nicholas的情侶照
不過,俗話說物極必反,種族平等運動的本意是包容多元,而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難道不也是一種不平等嗎?
雖然CK的創始人是同性戀,但資本決定一切。 CK的母公司PVH公司於188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創立,1920年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典型的藍血公司(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精英公司),要說他們對黑人一點歧視都沒有,李老濕還真不太信。
同樣,這些紛紛表態反對種族歧視、支持弱勢族群的歐美大財團看似迎合社會潮流,但哪個又不是白種人當家,怎麼可能就此將社會思潮的決定權拱手讓出?
因此是否存在一種可能,即利用類似Jari Jones這樣容易引起爭議的有色人士,集中轟炸人們的感官體驗,讓其他種族族群感到黑人的影響無孔不入,甚至無法擺脫,造成反感,最後讓反對黑人或有色人種的社會情緒也得以爆發,最終把近期平權運動中有色人種取得的合理成果也徹底廢除?
如果是這樣,Jari Jones通過自身努力和社會潮流贏得這一時的“俯視紐約”,是否又會重新變為美國有色人種一世的仰天長嘆?
希望馬丁路德金博士的夢,不要永遠只是一個夢